新闻资讯

热门推荐

咨询热线

咨询热线 400-8325-007

热门标签

|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
海洋牧场水下监测设备升级,青岛人才缺口超7400人,渔业升级遇阻?

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0:06:25 作者:珏佳青岛猎头公司 点击次数:3

作为我国北方海洋经济的核心城市,青岛正以海洋牧场建设为抓手,推动渔业从“靠海吃海”向“科技兴海”转型。然而,随着水下声呐监测系统、智能潜航器等现代化设备的批量上马,一个突出问题浮出水面:据青岛海洋经济研究院最新数据,仅海洋牧场水下监测领域,人才缺口就已突破7400人,成为制约渔业升级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专业的猎头公司服务,寻求破局之道。

设备升级提速,人才需求进入“爆发期”

青岛的海洋牧场升级早已不是概念。在胶州湾海域,某大型渔业集团去年投入2000万元,将传统人工监测全部替换为“水下机器人+实时传输系统”,可精准捕捉鱼类洄游轨迹、水质变化等数据。但设备安装调试后,负责系统运维的技术人员却迟迟不到位,导致设备闲置近3个月。“能看懂监测数据,又懂渔业生产规律的人太难找了。”该集团HR经理无奈表示,传统招聘渠道连续3个月仅收到12份有效简历。

这种困境并非个例。青岛海洋发展局统计显示,2024年全市新增海洋牧场项目32个,水下监测设备采购量同比增长180%,对应的运维工程师、数据分析师、设备研发人员等需求激增。但高校相关专业年毕业生不足2000人,且部分流向科研机构,企业“招工难”愈发突出。此时,专注精准匹配的猎头公司,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。

缺口背后: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“错位”

人才缺口的核心矛盾,在于产业升级速度与人才培养周期的不匹配。青岛某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系主任解释,水下监测技术融合了海洋生物学、电子信息、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,而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刚起步,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。“企业需要能立刻上手调试设备的人,但应届生往往需要6个月以上培训。”

除了专业人才,管理人才的缺口同样明显。海洋牧场升级后,不少企业需要既懂技术又善运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,这类人才在市场上更为稀缺。“我们曾尝试通过内部晋升培养,但效果不佳。”青岛西海岸某渔业企业负责人说,最终通过珏佳猎头公司的定向寻访,才从南方某海洋科技企业挖来合适的项目总监,“猎头公司的行业资源和筛选能力,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。”

猎头公司发力,搭建人才对接“快车道”

面对旺盛的需求,专业猎头公司正发挥独特优势。珏佳猎头公司深耕海洋经济领域多年,已建立起涵盖水下监测、海洋装备等细分领域的人才数据库,储备了数千名中高端人才资源。“我们不仅能快速匹配人才,还会对候选人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适配度的双重评估。”珏佳猎头公司顾问介绍,此前为青岛某渔业企业推荐的3名运维工程师,上岗后1个月就完成了设备优化,帮助企业提升了20%的监测效率。

猎头公司服务的价值还体现在“前瞻性”上。针对海洋牧场人才需求的增长趋势,珏佳猎头公司已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,提前锁定优秀应届生进行定向培养,同时为企业提供人才规划咨询,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的人才梯队。这种“精准匹配+长期服务”的模式,正成为破解人才困境的有效路径。

破局关键:多方合力筑牢人才支撑

人才缺口的破解,离不开政府、企业、高校和猎头公司的协同发力。目前青岛已出台政策,对引进海洋领域高端人才的企业给予补贴,同时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猎头公司的桥梁作用愈发重要。

海洋牧场的升级,是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。人才缺口虽是短期挑战,但通过政策引导、产业培育和猎头公司的专业服务,必将构建起“人才引育用留”的良性生态。未来,随着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,青岛的海洋牧场必将在科技赋能下,绽放出更强劲的活力。


本文标签

相关文章